没能跟父母好好聊天 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痛

2014-03-29 11:02 来源:本站


  清明记忆

  追思故人的清明节又快到了,而思念不会因时间受限,这期讲述的王景洲和马桂英一样,他们对自己的长辈有着同样的遗憾:就是没能在老人病榻前尽心侍候,没能与“与父母好好聊天”。

  “现在才知道,钱代表不了儿子的孝心”

  讲述人:王景洲(铜川) 43岁

  王景洲的父亲去世快三年了,这三年来,他对父亲不仅是思念,还有很多的愧疚。

  “父亲去世时70岁,因为食道癌走的。从查出到去世前后总共一年半。这个病让人挺遭罪的。我们住铜川新区,父母住在老城区。父亲在家时,我们每周回家一趟,每次我都给他洗澡。父亲身高1.78米,没生病前有170斤,后来临走才60斤。最后几次我给他洗澡,全身只有松松的皮……”王景洲哽咽了,他说宁可遭这罪的是他自己。

  “父亲生病的那段日子,很多时间在西京医院住院。我们姐弟共3人,父亲病重的时候,远在浙江的妹妹带着孩子回来侍候了很长一段时间,我因为在铜川新区开了间门面房,一天房租就要三四百元,舍不得扔下铺子不管,母亲也劝我忙自己的事,我便只是给父亲住院出钱,没怎么照顾……”

  回想起过往,王景洲泣不成声,许久,他才稳定情绪:“那个时候光知道出钱,出钱能给父亲最后的人生带来快乐吗?他一定想我陪他聊聊天,或是什么都不说陪着他就好,哪怕他多看看我呢!”王景洲说,每每想起这些,他都难过得睡不着觉。

  王景洲说,希望他的经历能提醒其他父母健在的人:“不是有钱就是一切,尽孝更多的是陪伴!”

  “母亲走得太急,多想再跟她聊聊天!”

  讲述人:马桂英 59岁

  母亲胡淑荣走得太急,见到她最后一面是她抢救的样子,全身插满管子的母亲在马桂英心中定了格。

  “母亲去世时90岁了,经历过文化大革命,亲人分散四处,父亲很早就去世了,而母亲仍然坚强地活着,直到最后,都是自己独自生活,从不向我们开口……”提及去世的母亲,马桂英有着满满的仰慕、钦佩,自己的言行举行、为人处世都是受母亲的影响,有着母亲的身影。然而,母亲走得太急,没给马桂英一丝尽孝的机会。

  “母亲走得很突然,年三十送进医院,初一早晨就不在了。”马桂英说,她赶回天津时,看到母亲的样子就是满身插着管子、不省人事的样子。“母亲不会说话,不认识人,那么熟悉的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,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对死亡产生了恐惧,因为它要带走我的母亲,要把我们永世分开……”

  马桂英说,与母亲唠家常这种在常人看来很不在意的事情,对她来讲,却是永远的痛。她多想再跟母亲聊聊天,可是,母亲却没有一句嘱托,没有一句遗言。作为女儿,她也不知道母亲临终在想什么,有没有想说的话……这是她最大的遗憾。

我要捐款
公众号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