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寒养生有讲究,这么做让你来年更健康!

2016-01-06 14:05 来源:本站

    1月6日是小寒,“寒”即寒冷的意思,表明已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,小寒过后即进入最为寒冷的“三九天”。此时应该如何养生,抵御寒冷呢?

    饮食

    小寒因处隆冬,土气旺,肾气弱,因此,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,补心助肺,调理肾脏。人要吃一些能在消化过程中散发热量的食物。所以,养生建议的食物就是羊肉,狗肉,白菜炖豆腐等。当然,在小寒的时候,补充蛋白质是很重要的。

    保暖

    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,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。天气寒冷,则关节痛、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。”保暖是第一要务,尤其是对肩颈部、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。对于中老年人而言,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,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

    运动

    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,此时阳气潜伏。运动项目可选择《遵生八笺》里的“十二月坐功”:每晚11时至凌晨3时,正坐,一只手抱住脚,另一只手抱腿朝头上方用力抬,直到抬不上去为止,左右方向各做三至五次,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,调息吐纳,津液咽入丹田九次。

    进补

    俗话讲得好,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。阴虚阳虚的人进补方式不同。阳虚的人建议为温阳散寒的食物,以及热量较高的食物。而阴虚的人则建议为甘凉滋阴、生津养阴、富含蛋白质的清补类食物。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。

    药膳

    这如果你有一些疾病的话,需要在这个时节来吃些药膳改善了。你要知道,冬天吃进补的药在这个时候是最易让身体吸收的。所以,药膳选择这个时候食用,效果就会显现出来。   

    小寒养生要以养肾为先

    中医上有一年四季中“春应肝,夏应心,长夏应脾,秋应肺,冬应肾”的原则,所以冬季最应该养肾,而且也是养肾的最好时机。

    1按摩疗法

    按摩疗法分两种:一是搓擦腰眼。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,用力搓30次。所谓“腰为肾之府”,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,增强肾脏功能。

    二是揉按丹田。两手搓热,在用部丹田按摩30-50次。常用这种方法,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,起到强肾固本,延年益寿的作用。 

    2早睡晚起

    冬属阴,昼短夜长,阳气不足,人容易生病,而早睡晚起的作息生活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,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。建议这个季节坚持早睡晚起的生物钟,晚上十点的时候尽量睡觉。

    3坚持锻炼

    善于养生的人,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,以取得养肝补肾,舒筋活络,畅通气脉、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。比如散步、慢跑、打球、做操、练拳舞剑等,都是适合冬季锻炼的项目。

    小寒宜温养阳气

    虽然此时节是“进补”的最佳时期,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,一定要有的放矢。按照传统中医理论,滋补分为四类,即补气、补血、补阴、补阳。

    1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

    如动后冒虚汗、精神疲乏等,宜用红参、红枣、白术、北芪、淮山和五味子等。

    2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

    如头昏眼花、心悸失眠、面色萎黄、嘴唇苍白等,应用当归、熟地、白芍、阿胶和首乌等。

    3补阴针对阴虚体质

    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、两颊潮红、手足心热等体征,宜用冬虫夏草、白参、沙参、天冬、鳖甲、龟板、白木耳等。

    4补阳针对阳虚体质

    如手足冰凉、怕冷、腰酸、性机能低下等体征,可选用鹿茸、杜仲、肉苁蓉、巴戟等。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、石斛、沙参、玉竹、芡实之类,配伍肉禽煲、炖汤水进补。

    小寒严防心脑血管病

    冬季严寒,血管收缩,血压易升高,中医认为,人体内的血液,得温则易于流动,得寒就容易停滞,所谓“血遇寒则凝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在小寒节气里,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,患“中风”者增多。

    防止栓塞

    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、痉挛,发生供血不足,并可能导致栓塞,要十分注意保暖。

    不宜晨练

    因为睡眠时,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,活力不足,患者如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,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,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
    进补适度

    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,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,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,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

    心态平衡

    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,冠心病、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,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。

    适当运动

    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,而是要适当运动,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,血脂升高。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。

    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,此时,温度回升,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。

    

我要捐款
公众号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