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来伴”是一种修炼
2014-09-17 10:05 来源:本站
俗话说,“少年夫妻老来伴”。以往,每当看到街头搀扶的老夫老妻,看着他们自然和谐的步子和从容的态度,心里总会有莫名的感动。而今,作为年近古稀之人,触景生情,难免会生发出些许有关“老来伴”的感慨来。
词典云,伴是指“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”。只有两个人默契的相扶,才称得上伴。这和小时候的伙伴、大了后的同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。
怎一个“伴”字了得,可说是弹性、粘性十足,凡涉及生活的大小事,它都会跳出来,粘上去,诸如伴眠、伴食、伴行、伴读、伴诊、伴游、伴舞等,都与陪伴有关。
陪伴,一个简单纯朴的词,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,一种给人依靠的信赖,一股欣慰的惬意芬芳。谁能说,在无助的时候,我不想有个人来陪伴;谁能说,在绝望的时候,我不需要一个鼓励的眼神;谁能说,在受伤的时候,我不希望有个人来安慰;谁能说,在被所有人不理解的时候,我不需要一颗温柔的心来懂自己?对老年人来说,陪伴尤其重要。
年轻的时候,少年夫妻百般恩爱,缠绵悱恻,耳鬓厮磨;及至中年,虽激情消退,却也是举案齐眉,相敬如宾,夫妻感情主要是靠情爱来维系;年岁渐老,情爱的成分渐少,一生的气力用尽了,自然就要相互依赖,相互搀扶,相与为伴,同舟共雨,相伴走过人生的夕阳阶段。这时夫妻感情主要就由责任来维系。虽然老伴们相互搀扶的身影有点颤颤巍巍,但那却是夕照黄昏的至美画图。汉语很精准,“老伴”一词,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有句歌词说得好:“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”。夫妻之间如果真的能够相守、相扶到老,那就是天大的福分。其实,只要夫妻之间都负起责任,宽容一点,白头偕老还是会很容易的。
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?如果我们问一个正生活在饥饿边缘的人,他的答案一定是“食物”。如果我们问一个快要冻死的人,答案一定是“温暖”。如果我们拿同样的问题问一个寂寞孤独的人,那答案可能是“他人的陪伴”了。当这些基本需求都获得满足后,是否还有些东西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呢?当然,每一个人都需要食物,每一个人都需要爱与关怀。不过除了这些以外,还有一些东西是人人需要的,那就是:明白我们是谁、为何会在这里。 人步入老年,时常想起《苏菲的世界》里的这段话,告诫自己负起责任,“老来伴”才会更加自觉,更有意义。
“老来伴”必须拥有一份好心情,心胸开阔,宽以待人。千万别小看心情,它能让天地为之动容,自然为之变色。同样走进大观园,刘姥姥开心,林妹妹伤心;同样的江水,李后主低吟: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苏东坡豪唱: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湛蓝夜空,一轮明月,有人举杯邀约,对影浅酌;有人黯然泪下,思乡情浓,总是故乡月最明。景无异,异的是心情。
毕淑敏说过:“人可能没有爱情,可能没有自由,没有健康,没有金钱,但我们必须有心情。”好心情不是先天的造就,也不是上苍的赐予,它是人格、品德、教养、才能综合指数酿造,它由渐悟而顿悟,由领悟到觉悟,它是修炼成正果。母育的是身躯,修炼的是心情。心情它需要不断呵护、调理、滋润、丰盈。让好心情与老年人时时相伴。
王志文做客《艺术人生》,谈到求偶观“就想找个随时可以说话的人”。猛一听很简单。返回来想想你有这样的人吗?“比如你半夜里想到什么了,你叫她,她就会说:几点了?多困啊,明天再说吧。你立刻就没有兴趣了。有些话,有些时候,对有些人,你想一想,就不想说了。找到一个你想跟她说,能跟她说的人,不容易。”细细地品味,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,找一个能随时随地和你聊天的人真的很难。这样的苦衷,其实古往今来一直都存在着,就连鲁迅在碰到瞿秋白的时候也感慨:“人生得一知己足矣,斯世当以同怀视之”。老两口居家“空巢”,貌似与王志文的求偶观风马牛不相及,但“就想找个随时可以说话的人”却至关重要。“老来伴”要伴好,伴出高质量,就要不断改变自己,努力成为老伴心目中“随时可以说话的人”。
百年修得同船渡,千年修得共枕眠。少年成为夫妻,是缘分;“老来伴”是缘分,更是福分。“老来伴”是你一辈子辛劳忍让付出后,上苍赐予的礼物,和另一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磨合到老,就是一种修炼。“老来伴”不会从天而降,而是靠自己用一生的心血培育耕耘的结果,相濡以沫是长期彼此理解相互体谅,再苦再难也不离不弃之后自然呈现的境界。
愿普天下“老来伴”们,珍惜福分,修炼有加,伴好每一天。
(编辑:潘剑瑾)